中医的舌诊,包括望舌头底下出现青紫色的瘀络。
比如:一侧血管堵塞,或两侧;有的是一团,这些青紫色的血,就是瘀血。瘀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
各种劳损,使离经之血积存体内而形成瘀血;或血行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血管,均称为瘀血。
瘀血的出现,导致血管里的血液运行不畅,停滞凝结。它是身体的一个警示信号。所以,瘀血可能是隐形杀手,它会引发各种严重的后果,好比:心梗、脑梗、癌症肿瘤等等。
我们也可以这样想象一下,血管里的瘀血就是水管里的泥沙和杂质。如果,泥沙、杂质把管道堵塞了,水液就不能通过了。同样的,瘀血把血管给堵塞了,血液不能正常通行,那血液不能把氧气运行到某部位的细胞,细胞就会缺氧而坏死。
例如:脑梗。如果大脑的一个区域坏死了,它就不能支配脑神经,手足不听使唤,甚至出现语言障碍,就是脑梗中风发作,开始出现瘫痪的症状。
这里我们来了解,什么原因导致瘀血的出现?
- 气滞血瘀,不良情绪导致。
所谓:“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古代中医说:“七情内起之郁,始而伤气,继必及血”。不良情绪比如生气导致气乱,从而影响血液运行。久而久之,瘀血就产生了。
- 气虚。
元气充足,血液才能运行通畅,元气就是推动力,如果气虚,推动无力,血液运行不畅,久而久之,瘀血就产生了。
- 寒邪。
不管是外邪还是内伤,暴露在寒冷的天气,或者饮用寒凉食物饮料,都要适可而止。《素问·离合真邪论》说:“寒则血凝泣” 。血液凝涩,不能濡养人体,则成为瘀血。
- 饮食不节,好吃肥甘厚腻的食物。
肥甘厚腻的食物长期吃,会阻塞血管导致瘀血的出现。
正常状态下,人体血液中存在着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二者保持着动态平衡以保证血液在血管中的正常流动,体内的瘀血会自然分解。随着年龄增长,久坐不运动等原因,人体分解瘀血的速度变慢。一旦瘀血无法顺利分解,就会随着血液流动而转移。如果瘀血流动到颈动脉或脑血管,会导致急性脑梗。如果瘀血堵塞肠道血管就形成肠梗,严重甚至导致肠缺血坏死。如果瘀血堵塞肾区血管,导致肾功能损害,甚至尿毒症。
瘀血有征兆吗?
瘀血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90%多巴仙的血栓瘀血没有任何症状及感觉。如果去医院心脑血管科做常规检查,血脂、血压、心电图、CT扫描等一切指标都正常,也有可能血管里的瘀血已经慢慢生产了。
如何预防血栓?
1. 踝泵练习
双膝自然伸展。用力勾脚10秒后再用力绷脚10秒钟。勾脚、绷脚尽量达到最大幅度。双脚同时反复进行。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不限次数,觉得累了就休息。
2. 记着一个字。“动”起来
世界卫生组织提醒,连续4个小时不运动会增加形成静脉瘀血、血栓的风险。所以,“动”起来是最有效的防范措施。比如:在办公室久坐不动,在电脑前超过90分钟,就会导致血液流动率减少。建议使用电脑超过1小时就应该休息,起身活动,走路、伸胳膊、踢小腿、活动踝关节,膝关节,拉伸小腿肌肉等等动作。
3. 食用天然化瘀血的食物
~ 豆豉
中国人用黑豆制成的豆豉,含大量溶解血栓的尿激酶。发酵的豆豉产生大量维生素B及抗生素,能有效地预防脑血栓形成,尤其是中老年人应该多吃豆豉,每日以50g为宜。家里的食谱可以包括豆豉炒空心菜、豆豉焖排骨、豆豉蒸鱼、豆豉炒鸡丁等等。
~ 黑木耳
黑木耳有益肾补气、活血化瘀的功效。常吃木耳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软化血管,使血液更加流畅,从而防止心血管疾病。
饮食禁忌:黑木耳一定要煮熟,不宜泡发后直接食用。
~ 核桃
说到核桃,人们知道它是补肾、补脑的果仁。其实,核桃可以活血化瘀,帮助排出人体内残留的淤血。它的滋补作用是很强的,还通便。
热重体质的人或腹泻的不要多吃。感冒痰多时也不建议吃。还有,喝浓茶时不要同时吃核桃。
~ 番茄/西红柿
番茄/西红柿当中含有很多有利于活血化瘀的物质,其中含有的果胶能够降低体内的胆固醇,黄酮素有抗凝作用,能防止血小板聚集,维持血管壁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液循环。
此文章还有以下语言版本: English (英语) Melayu (Ma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