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3岁
日期:2023年08月19日,初诊
主诉:感冒后遗症,加重一个月

患者是位学院教授,工作繁忙。去年2022年6月末确诊Covid-19 阳性。当时身体发热,血压飙高,伴随症状包括重咳嗽,肚子疼及头痛。因为症状比较严重,所以选择入院治疗。

患者告知:“医师,我去年6月入院后首2个月精神状态真的很差。失眠。心里上有严重的情绪变化,焦虑、害怕,严重时身体颤抖。我记得那个时候抗拒听到音量大的声音,根本不想与人交流。”也因为常常觉得体内烘热感,看了妇科,医生判断可能与更年期综合症有关。去年月经绝经已达1年。

2022年11月,患者做了一个食管裂孔疝手术(hiatal hernia),心悸改善。自从去年确诊Covid-19之后,患者身体的症状总是反反复复。最近一个月消化道问题加重。

患者说:“我饭后腹胀嗳气,感觉气上冲,从肚子往上升,沿着食道抵达喉咙。就是泛酸及烧心。老是觉得喉咙带酸味,口腔也酸。我后背,脚都胀,不晓得哪里出问题。大便不畅,大硬便。”

患者舌边齿痕,表示脾胃气弱。脉紧,因为胃部不舒服,肌肉拘紧。我们开药调理。



2023年08月26日,二诊:

跟患者跟进身体的症状,患者服药后嗳气症状缓解,泛酸烧心也减轻。睡眠尚好。焦虑缓解。患者娓娓道来:“近来肚子快饿,饿的时候手在颤抖。吃饭后5分钟至一小时以内,气上冲,面部疼痛伴胀,感觉面部有风。排便时,气上冲,面部也疼痛。”

我们开药继续调理。



2023年09月02日,三诊:

三诊,患者告知诸症改善良多。

我们问:“今天怎么样呢?”

患者答:“睡眠尚好。饭后或误食才会腹胀。焦虑缓解,现在我可以自己开车上班了。”

替患者开心,因为困扰的情绪病让她生活备受干扰,现在可以开车上班,是身体康复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2023年09月23日,四诊:

四诊,患者告知诸症改善良多,但是未痊愈。

患者说:“吃到易腹胀的食物如:红毛丹,langsat,菜心等面部疼痛、胀感都会加重。”



医案分析:

2022年6月末患者确疹,Covid 阳性。患者当时体质呈热象,当时身体发热,血压飙高,伴随症状包括重咳嗽,肚子疼及头痛。因为症状比较严重,所以选择入院治疗。首2个月患者患上严重的神经官能症,例如:睡眠障碍及心理障碍诸如害怕、颤抖、焦虑。患者深感痛苦,深深影响了情绪包括:不欲听到声量大的声音、不欲与人交流。

2022年11月,患者做了一个食管裂孔疝手术(hiatal hernia)。医生诊断是消化系统带来心悸的问题。手术后心跳速缓解,害怕感逐渐减少。

初诊当天根据患者描述,她饭后就腹胀,泛酸烧心气上冲,影响的范围涵盖喉咙,口腔,甚至放射到后背及脚都胀。

消化系统的功能和情绪有间接的关系。患者泛酸烧心气上冲,这一系列问题在中医是与水气上冲有关。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会间接造成患者心理负担,因为气上冲影响的范围不只是在咽喉口腔,甚至放射到后背及脚。这样会让患者深深影响心理,所以出现睡眠障碍,情绪问题如害怕、颤抖、焦虑。最后甚至影响人际关系,由于患者是教授,与学生的互动颇频繁。但也因为这些负面的情绪,让她不欲与人交流,不欲听到一些声频大的声音。

经过治疗,中医中药改善了消化系统,患者开始看到脾胃的问题缓解了,于是负面情绪也逐渐改善。基本上现在患者不会有不欲与人交流的想法了。她也开始回到工作岗位上班与学生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日常调理:

  1. 饮食调养。

我们吩咐患者禁冰饮和煎炸食物。雪柜里举凡冰冷的食物比如:沙拉、冰淇淋、镇冻水果也不能吃,一般冷食会引起脾胃消化功能低下。煎炸食物会引起体内生热,影响身体阴阳的平衡。

   

  1. 情绪调整。

让患者多接触大自然的户外活动,也可听轻音乐、读书及一切静心的活动。

  1. 精神调养。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

  1. 运动调养。

多接触户外活动,摄取阳光的滋养,身体发发汗之后,气血循环通畅了,身体关节酸痛也好了。

  1. 扩大朋友圈。

多从事与自己兴趣有关的嗜好活动,从中结交新朋友,打开视野。

此文章还有以下语言版本: English (英语) Melayu (Malay)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