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做的菜并不能一顿就能吃完的,总是会剩下一些,第二天再热一热吃,这种菜现今我们都统称为隔夜菜。近来,网络上有传闻说隔夜菜里面是有细菌滋生的,吃后对身体不好,建议直接扔掉,不要再热来吃了,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吗?

临床上也有很多患者会询问我说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

如果问我的话,我的回答是不建议。


为什么我说不建议呢?

根据科学测定,炒熟的菜里有油、有盐,隔了一夜,菜里的维生素都氧化了,特别是绿叶蔬菜,非但营养价值已经不高,还会使得致病的亚硝酸含量大幅度增高,进入胃后变成亚硝酸盐,硝酸盐虽然不是直接致癌的物质,但却是健康的一大隐患。亚硝酸盐进入胃之后,在具备特定条件后会生成一种称为NC(N-亚硝基化合物)的物质,它是诱发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尤其是在天气热的时候,隔夜的饭菜受到细菌污染,会大量繁殖,很容易引发肠胃炎、食物中毒,所以不宜食用。


从食品科学的角度来说,隔不隔夜不是问题所在。问题的实质是做好的菜在保存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本来蔬菜被煮熟,其中的细菌也被杀得差不多了。

但是在吃的过程中,餐具上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剩菜;保存过程中,也可能会有一些空气中细菌进入。煮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会大量生长,而细菌生长过程中硝酸盐就可能转化成亚硝酸盐。虽然把剩菜放在冰箱中冷藏(0—5℃),其亚硝酸盐的增加较少,但也无法完全确保安全。

这样的一个过程,跟隔不隔夜无关,只跟保存条件有关。最后菜中会有多少细菌与亚硝酸盐产生,首先取决于蔬菜本身(绿叶蔬菜较高,瓜类蔬菜较低);其次是做熟的蔬菜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保存;第三才是保存了多长时间。故而所有保存不当,存放时间过长的食物都不建议继续食用。


以下七种隔夜菜极易变质,不建议食用:

1. 隔夜绿叶菜:

绿叶菜隔夜是最危险的,蔬菜中普遍含有大量的硝酸盐,而茎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最高, 如韭菜、蒜苗、豆芽等等。茎叶菜如果隔夜再加热,硝酸盐会转换成大量的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率非常高的致癌物。

2. 隔夜海鲜:

螃蟹、鱼类、虾类等海鲜,隔夜后会产生蛋白质降解物,如果食用隔夜海鲜,会对身体的肝脏、肾脏有着巨大的损伤。如果海鲜买多了,可以把生海鲜用保鲜袋或保鲜盒装好,放入冰箱冷冻,下次再烹饪。

3. 隔夜半熟蛋:

鸡蛋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对身体很好,特别是蛋黄,有十分丰富的卵磷脂。但如果鸡蛋没有完全熟透,在保存不当的情况下容易滋生细菌,会造成肠胃不适、胀气,有害健康。

4. 隔夜豆浆:

鲜榨豆浆的保鲜期常温下是2-4小时,否则在细菌大量滋生的情况下,容易引起豆浆变质,即使放入冰箱的鲜榨豆浆,也不要超过12小时。

5. 隔夜银耳汤:

银耳汤是一种高级营养补品,但一过夜,营养成分就开始减少并产生有害成分。因为银耳中的大量硝酸盐在隔夜后,会导致人体中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致使造氧功能衰退,进一步造成人体造血功能不正常,从而引发疾病。

6. 隔夜卤味:

隔夜卤味不能吃,尤其是散装卤味,是不能隔夜的。即使是放在冰箱里保存,也容易滋生霉菌、嗜冷菌,造成食物交叉感染。

7. 隔夜汤:

很多人喜欢煲汤,喝不完的汤就放在冰箱中,第二天煮开了再喝,这种隔夜汤最好也不要喝。最好的保存方法就是汤底不要放盐之类的调料,煮好的汤用干净的汤匙勺出当天要喝的,喝不完的,最好是用瓦锅存放在冰箱里。因为剩汤长时间盛在铝锅、不锈钢锅内,易发生化学反应,应盛放在玻璃或陶瓷器皿中。

此文章还有以下语言版本: English (英语) Melayu (Malay)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