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
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3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所致的骨质疏松症;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目前病因尚不完全明了。

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原因很多,其中年龄、性别、种族、激素、营养和环境,可能为主要的影响因素。中老年人的患病率较高,据美国的统计,65岁以上的妇女大约有25%可患有一处或多处椎裂。骨质密度黑人较白人为高,男子较妇女为高。从诸多的发生原因看,营养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较为密切。
骨质疏松的症状与体征
- 常常在发生骨折之前并无任何症状
- 椎骨、腕部、髋部、肱骨及胫骨的骨折
- 椎骨破坏导致疼痛
- 驼背
- 身高变矮

要确诊骨质疏松必须结合实验室检查如:
- 超声检查
- 骨密度测定检查
- 血常规检查
- 甲状旁腺激素测定
- X线检查

预防骨质疏松从饮食运动
- 日常饮食中增加钙的补充
合理膳食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钙参与骨的代谢,是形成骨的重要营养元素,在日常饮食中增加钙的补充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例如要常吃牛奶、排骨、脆骨、虾皮、海带、发菜、木耳、柑、核桃仁等含钙量丰富的食物,以及鸡蛋、鱼、鸡、瘦肉、豆类、豆制品等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同时要多吃新鲜蔬菜,苋菜、香菜、小白菜和水果,因为这些食物可以向身体供给维生素D及C,而这些维生素在骨骼代谢上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另外,忌辛辣、过咸、过甜等刺激性食品。

- 健康生活方式有助预防骨质疏松
运动锻炼是通过肌肉张力的机械应力刺激成骨细胞,促进骨形成和骨重建,可以维持或增加骨量,而且增加骨的弹性。中年时期运动可对机体产生多方面的益处。而老年时期运动不仅可减缓骨量的丢失,还可以改善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跌倒的风险。推荐选择走路、慢跑、体操、跳舞、骑车、球类等运动方式,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每周3-5次。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有益。吸烟、酗酒、喝浓咖啡均可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啤酒比其他酒类对髋关节骨折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应该适当增加进食富含钙、磷的食物;适当运动锻炼,不吸烟,少饮酒,少喝浓咖啡、浓茶和碳酸饮料;适量地摄入蛋白质。

另外,适当晒太阳必不可少。由于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生成前维生素D3,再依靠皮肤温度转为维生素D3,由淋巴等转运吸收,再经肝和肾中羟化酶的作用生成活性维生素D。而活性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磷吸收,促进骨的形成,有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 药膳推荐
i) 黄豆核桃鸡

材料:鸡肉750g,黄豆、核桃各50g,调料适量。
方法:将鸡肉洗净、切块;黄豆泡软;核桃取仁。同放气锅中,加葱白、姜末、食盐、料酒等,后加水至八成满,小火蒸约2小时取出,加胡椒粉适量服食。可补肾益精。
ii) 豆芽炖排骨

材料:豆芽500g,排骨1000g,山药250g,调料适量。
方法:将排骨洗净、剁块,加山药调味以高压锅蒸熟后,取出煮沸,放入黄豆芽,煮熟后,调入食盐、味精适量服食。可补肾壮骨、填精生髓。
iii)当归羊肉汤

材料:当归30g,生姜15g,羊肉200g加水适量。
方法:将羊肉洗净,与当归、生姜共煮至羊肉熟烂,熟后调入葱花、味精、姜末、食盐等。喝汤吃肉。功能温阳补肾、温经通络。主治脾肾阳虚、寒凝经脉型骨质疏松症。
预防骨质疏松饮食与运动相当重要,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贵在坚持。
此文章还有以下语言版本:
English (英语)
Melayu (Mal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