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还算熟悉的患者再次到诊室来看诊拿药,由于这位患者的住处离我们诊所有一定的距离,平时工作繁忙,所以她经常会拖延病情,每每到身体难以忍受才会过来看诊。为了更好缓解她的不适,每次看诊我都会问她是否愿意配合针灸治疗,而每一次她都会拒绝,一开始,我以为她是因为不了解针灸才会拒绝治疗,于是便和她解释第一次针灸会出现的状况,见她每次都拒绝,我开始意识到或许她的问题并非不了解。而这一次,在诊疗间,我再次询问她配合针灸治疗的意愿,她还是拒绝了。
好奇心使然,我问她为什么会抗拒针灸。她停顿了一会,略带不好意思的回复我:“因为我听说针灸会让身体产生依赖,尤其一些慢性病,需要长期针灸才可以改善。”说完了还不忘向我致歉,表明自己没有其他想法,也知道配合针灸会更好,只是不想身体对针灸产生依赖。第一次听闻这种说法,于是,我又问她针灸会产生依赖性指的是哪方面?身体对针灸产生依赖性会有什么体现?她见我没有因为她刚刚的言论不悦,才娓娓道来。原来,她家里的长辈曾经患上五十肩,经人介绍去找中医做针灸治疗,起初病情确实有好转,但是去了数次后,就开始感觉如果不去针灸,病情就不会改善,再加上几乎每周都需要去1-2次,所以她们认为针灸会让身体产生依赖性,渐渐地就抗拒针灸。听完了她的解释,我才知道原来她们对针灸有这样的认知,而针灸会产生依赖的这个说法并不正确,我有必要去解开这层误会,因此我花了一些时间向她科普关于“中医针灸”这件事。
【什么是针灸?】
被广泛认知并使用的针灸治疗,其实是中医的一种外治法。中医外治法指的是不用口服药物治疗的手段,通常在体表或体外进行治疗手法,其中针灸、刮痧、推拿、拔罐都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针灸本身就涵盖了针法和灸法两种手段。针法就是使用针灸针刺入人体穴位的手法,而灸法则是使用艾灸在人体穴位上定点加热的一种治疗方法。
【针灸的作用】
针灸最主要的作用就在于可以协助身体疏通经络。经络就如同身体的管道,把人体的五脏六腑以及各种组织联系成为一体,主要负责运行气血,调节人体功能。因此保持经络的通畅,才可以确保体内的气血运行顺畅。当人体的经络不通,就会影响体内的气血循环,就像一个被堵住的水管,水流就会变小一样,使身体产生各种不适,最常见的就有疼痛、麻木等的表现。这时就需要借助针灸的手段,通过针刺在人体穴位上,把不通畅的经络打开,让气血流通。
【针灸会不会产生依赖性?】
正确地进行针灸治疗并不会使身体产生依赖性。不单单是针灸治疗,任何的治疗手段包括推拿、拔罐、刮痧等疗法,只要使用得当,都不会使身体产生依赖性。
针灸是帮助调动人体的气去调整身体的循环,而身体会对针灸产生依赖性,或许是因为身体自身变懒惰了,没办法很好地调节体内的循环,因此需要借助外治法的手段去维持循环通畅,形成了身体对针灸产生依赖的状况。
一般上,身体不会因为连续进行一两个月的针灸治疗就产生依赖性,而是每周针灸1、2次持续3个月甚至半年以上,身体才会容易对针灸产生依赖性。要想避免身体对针灸产生依赖的现象,就不应该盲目地去寻求针灸治疗,而是在专业医师的判断下确认了身体出现了问题,有需要才进行针灸治疗。
其实,针灸治疗的次数与频率除了需要专业的医师视情况判断以外,还取决于疾病的病程(发作了多长时间)、病情的轻重(急性病还是慢性病)还有患者本身身体的状态。生病本来就是人体抗病能力差与疾病作战失败,疾病在体内阻滞了经络运行与脏腑的功能,才会表现出各种症状。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治疗的目的都是透过药物或其他的手段去改变疾病对身体做出的损害,使身体恢复正常的功能去对抗疾病直到恢复健康状态,换句话说,任何的治疗都只是辅助身体对抗疾病的方法,要恢复健康还得依赖身体本身的修复能力。有些疾病是急性的,病程比较短,发病也急,但是患者本身体质强,身体的正气(身体抵抗病邪的能力)足,疾病对身体的损害不大,不至于伤害了根本,要短期痊愈不难;反之有些疾病病情比较隐蔽,病邪侵入体内到发病的时间长,往往都是长期的损害导致,也有可能不只是由一个问题构成,这样的慢性病对身体的损害一定比较大,而患者本身的体质和抗病能力不足,身体在与疾病对抗的同时需要不断地修复损伤,这样的结果会大量耗损身体的根本,因此很难在短时间痊愈,治疗时间也久。
【结语】
针灸作为一种治疗手法,并不会让身体产生依赖性,前提是不盲目去做治疗,就不需担心有依赖性或上瘾的问题,而病情是否得到缓解还得看病人自身的配合度,除了治疗以外,还得纠正对健康构成危害的不良习惯,尤其是饮食和生活习惯,都得做好多方面的调整,让身体能够自行达到气血阴阳平衡,疾病才得以早日康复。
此文章还有以下语言版本:
English (英语)
Melayu (Ma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