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晕动病又称运动病,是晕车、晕船、晕机的总称。常见于乘坐交通工具时,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面色苍白、出冷汗等,通常症状在停止乘坐之后可缓解,不构成生命威胁。
确切的讲晕动病不是真正的疾病,与通常意义上的疾病不同,他仅仅是敏感机体对超限刺激的应急反应。因此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根治或治愈措施,现有的各种防治方法都是暂时缓解症状或延缓它的发生。
诱发晕车的原因
1)睡眠差、过度劳累时容易发生。

2)过饱过饥时亦易发生。

3)患某些耳部疾病时可发生。

4)车厢密闭使空气不流通,或某一些物质的气味刺激,如汽油等。

5)个体差异:当传入的平衡刺激过分强烈时,如急刹车、剧烈旋转时,即使在平衡系统安全正常的状态下,也会让人感到头晕,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片刻即可消失。但有些人这种耐受力差,对轻微的平衡刺激即产生强烈的反应。

缓解晕车的方法
1)晕车药:常在乘车乘船前30分钟服用。常用药如Veloxin。服药规格与方法请遵照说明书或咨询医生,切勿盲目服用与过量。

2)桔皮:乘车前1小时左右,将新鲜桔皮表面朝外,向内对折,然后对准两鼻孔挤压,皮中便会喷射出带芳香味的油雾。可吸入10余次,乘车途中也照此法随时吸闻。

3)风油精:乘车途中,将风油精搽于太阳穴或风池穴。亦可滴两滴风油精于肚脐眼处,并用伤湿止痛膏敷盖。

4)食醋:乘车前 5-10 分钟喝一杯加醋的温开水,能消除疲劳感、途中也不易晕车。至于食醋,可以放平时用来煮菜的醋或者吃饺子蘸的醋。

5)鲜姜:行驶途中将鲜姜片拿在手里,随时放在鼻孔下面闻,使辛辣味吸入鼻中。也可交姜片贴在肚脐上

6)指掐内关穴:当发生晕车时,可用大拇指掐在内关穴(内关穴在腕关节掌侧,腕横纹上约二横指,二筋之间)。

晕车者可在上车前将腰带束紧,防止内脏在体内过分晃动,上车后应找不那么摇晃的坐位,双目注视远处,尽量少看近处物体,尤其在下坡时注意抓紧拊手,减缓惯性对内脏的冲击,密封较严的汽车或汽油味偏大的车厢要注意通风,这样有助于预防晕车现象发生,如稍感不适,应立即选择靠车前方合适位子睡觉,睡觉–往往是最好最省钱有效的防晕车方法。

此文章还有以下语言版本:
English (英语)
Melayu (Mal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