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我们诊所接待的感冒小患者数量显著增加。家长们讨论起来最头疼的问题,大都围绕着两个核心:一是他们的孩子似乎始终无法增加体重;二是孩子为何如此容易生病。

从家长的描述中不难感受到,他们普遍认为自家孩子的免疫力较弱,孩子只要稍微与生病的小伙伴接触,很快自己的孩子也会生病。这种情况几乎每月都会发生,每当小朋友生病,体重就像是随水流走,眨眼就消失了,让家长们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因此,在带孩子来诊所就医的同时,家长们也都怀着希望,期待能够顺便调理孩子的身体,让孩子在吃得好的同时,也能增强体质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提起孩子不长肉的问题,实际上很多家长的理解中存在一些误区。

首先,排除因先天性疾病引起的身体瘦弱,许多家长急切地想了解为什么孩子不长肉,认为是不是因为没有喂养足够,孩子才无法长身体。

然而,在当今这个食物资源丰富的时代,孩子不长身体并不完全是因为吃得不好,相反,有时候问题恰恰是因为孩子吃得太好,导致无法正常长身体。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脾胃无法有效吸收饮食物中的营养。


看到这里,一些家长可能会反驳说,他家孩子每餐都吃得很多,胃口那么好,怎么可能是脾胃问题?

误区1:孩子吃得不够好

正如之前所述,在这个食物资源充足的时代,一个常见的误解是认为孩子因为吃得不多而营养不足。最直接的迹象就是孩子虽然吃得很多,但体重增加缓慢,还经常生病。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们急于为孩子补充营养,往往会放宽饮食限制,让孩子多吃一些。然而,问题通常就是因此而起。幼儿的脾胃还在发育阶段,本就比较脆弱。再加上他们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如成人,吃得过多反而会增加脾胃负担,使它们无法正常工作。这样,孩子所进食的营养不仅没有被有效吸收,消化不了还排不出去,反而在体内积累,形成食积或痰湿,这又怎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呢?

误区2:如何通过饮食促进孩子增重?

考虑到每个孩子的体质差异,特别是脾胃的强弱,不可忽视。孩子们的消化吸收能力本就不如成人,而且富含营养的滋补食物往往较为滋腻,过量食用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导致食物难以消化和排出。这会使孩子的脾胃过于劳累于处理食物,无暇支持其他生长发育需要。因此,在成长发育阶段的孩子并不一定需要额外的滋补,除非是患有先天性疾病的特殊情况。均衡的日常饮食配合适量运动,便足以支持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中医的视角下,不增重的孩子主要分为两类:脾胃带有实邪的孩子和脾胃虚弱的孩子。

(1)脾胃有实邪:

这类孩子的一个共同特征是饮食无节制。无节制可能源于孩子对某些食物的偏爱而导致过量食用,或是孩子无法正确判断饥饱,过度进食,还可能是家长担心孩子营养不足,未能适当控制饮食量。无论原因如何,过度饮食会使得食物在孩子的胃肠道内积累,难以消化排出,导致体内湿气、生痰或形成食积,直接影响脾胃功能。中医认为,气血的产生及身体的抗病能力都源自脾胃。因此,一旦脾胃受损,不仅影响气血生成,阻碍孩子正常成长,还会减弱孩子的抗病能力,使孩子易生病。

(2)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的孩子往往食量不大,主要是因为脾胃功能弱,无法处理过多食物。他们可能会感到吃多了就胃痛,或吃后立即腹泻,食物刚进入体内就被排出,营养吸收自然困难。同样,当脾胃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孩子便缺乏生成必要气血和抗病能力的基础,从而无法正常成长和抵御疾病。


结语

孩子正处于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身体功能还未能完全达到成人的水平。

但正因为他们正处于快速生长期,通过均衡的日常饮食就能充分支持他们的健康成长,不必依赖特定的补品或特殊饮食。关键是根据孩子脾胃的具体情况,选择容易消化且易于吸收的食物,这对他们的健康大有裨益。

如果您不确定孩子的脾胃状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体质判断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比盲目地让孩子摄入不适宜的食物要好得多。

此文章还有以下语言版本: English (英语) Melayu (Malay)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