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6岁
日期:2022年6月1日,初诊
主诉:月经量少3个月
36岁的患者于1年前产下第二胎后发现自己的月经经期不规律,时而提早,时而延迟。一开始她并未多加理会,直到3个月前她确诊了新冠肺炎康复之后月经经期反而比较规律,只是月经量变得比之前少,尤其是最近的2个月,通常经期会在3天内结束且大约只用了3片卫生棉。出于对健康的顾虑,她决定预约过来看诊,希望可以通过中药来改善月经过少的情况。
听完的描述,我让她形容最后一次月经的颜色以及是否伴随其他身体不适。她反映自己的月经颜色偏紫黯夹带血块,月经期间情绪不稳定,以及双侧乳房容易胀痛。接着患者继续透露自己平时的工作压力挺大,加上半夜需要醒来照顾孩子因此睡眠也差,种种原因累计下来击垮了她的健康。结合患者的症状、舌象与脉象不难发现其实她的月经过少是因为长时间的情绪高度紧张且休息不足引起的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
向患者解释了引起她月经过少的因素,我开了些疏肝解郁的科学中药让她按时服用,并嘱咐她需要好好休息,在下一个月经期前回来复诊。
二诊:2022年7月3日
一个月后患者回来复诊,向我反映她服了中药后上个月行经期的情况。她反馈喝完了中药后,在6月尾月经来潮,整个经期虽然还是只维持了3天,但是与之前比较,月经量稍微增加,尤其在月经期的第二天,整个经期至少用了4片卫生巾。收集好了她的病史,再结合她的舌象与脉象,发现虽然患者的症状有改善,但她肝气郁结的表现依然明显,于是,我继续开些科学中药让她继续调理。
三诊:2022年8月28日
患者再回来时透露说自己上个月的月经期依然准时,整个月经期维持了4天,月经期首日的量比较少,但是第二与第三日的月经量增加,一天需要更换2片卫生巾,到了第四天月经量还剩点滴夹带少量血块,第五天才算月经结束。
虽然患者的症状大为好转,而且逐渐有恢复至之前的健康状态的趋向,但是我还是告诫患者得注意自己的情绪波动,有必要时需要好好抒发情绪,并且还是得注意休息,然后再开了些药让她继续服用。
四诊:2022年10月30日
时隔2个月后,患者再次回来复诊。她反映自己观察了上两个月的情况,发现月经量基本和7月时的一样,经期维持在4至5天,以第二与三天的量最多,而这两天使用的卫生巾数量也是最多,到第四与第五天月经量点滴直到结束月经。
我看了患者的舌象与脉象,发现她肝气郁结已经改善了,再次嘱咐她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情绪,劳逸结合还得培养规律的生活习惯,并且还是需要观察月经的情况,要是发现月经量再次过少才需要复诊。
月经量少的标准
临床上接触不少的女性患者都曾有关于月经期的困惑,除了经期是否规律、月经的颜色、经前或经期间会出现的症状以外,月经量也是衡量月经是否顺畅的其中一个标准。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要怎么去衡量月经量呢?
一次正常月经的天数至少是3-7天,并且一个周期的月经量不得少于20毫升。在临床上,只要出现以下的情况,即可定义成月经量少。
- 月经周期正常,但是月经量明显减少
- 经期少于或不足2天,甚至是轻微或点滴出血
- 一个月经周期用少于4片卫生棉
常见导致月经量少的因素
1. 作息不规律
不规律的作息包括了熬夜、晚起、昼夜颠倒、运动缺乏等的行为。长期累积容易耗伤体内肾脏储存的精气,影响肾脏的功能活动。当肾脏储存的精气不足或失衡即表现为肾虚。
肾虚导致的月经过少:月经量逐渐变少,月经颜色淡且质稀
2. 精神高度紧张
过怒伤肝,忧思伤脾,人的情志(情绪)皆以脏腑的气血为物质基础,而情绪本身正是人对外界发生的事物做出的正常反应。当突然发生强烈的情绪变动或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都会直接影响脏腑功能,其中以肝脏为主,因肝主要调畅气机与情志。当肝脏功能失调引起体内的气血循环不顺畅,即表现为肝气郁结,肝气郁结日久便形成了气血瘀滞的表现。
肝气郁结导致的月经过少:多数发生在情绪波动大以后,月经量少或点滴即净、月经颜色紫黯夹带血块
气滞血瘀导致的月经过少:月经量逐渐变少,月经期前或月经期间下腹疼痛明显、月经颜色暗夹带血块多
3. 饮食不健康
不节制的饮食、饮食时间不固定、间断性节食、甚至过于偏食某一类食品或口味等等行为都属于不健康饮食。说起饮食,肯定消化系脏腑-脾胃密切相联。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以及它们运行饮食物与水湿的功能降低,从而产生痰湿;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意思是气血是由脾胃将饮食物转化而成,脾胃功能受损不能正常生化气血,往往会引发血虚。
痰湿引起的月经过少:月经量少、月经颜色淡红且质黏腻
血虚引起的月经过少:月经量少或点滴即净、月经颜色淡且质稀,月经期间多数伴随下腹隐隐作痛
结语
维持健康是每个人最低的生活标准,亦是对生活最高级的追求,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健康负上责任。要想改善月经过少的问题,平时就得注意劳逸结合,执行规律的生活与饮食习惯,还得多动,毕竟生命在于运动,恰恰是这些最不起眼的生活方式才是最佳照顾健康的细节。倘若长期面临月经过少或不调就得及时寻求医疗帮助,以免演变成更严重的妇科疾病,留下伤害身体的祸根。
此文章还有以下语言版本:
English (英语)
Melayu (Ma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