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是一种中医理论概念,是指人体受到外界环境中湿邪侵袭,或者体内水湿停滞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湿气分为外湿和内湿两种:

外湿主要与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住环境潮湿等因素有关。

内湿则主要与饮食不当、脾胃失调等因素有关。

水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占到体重的70%,所以当外部气候急剧变化或者体内调节水液的功能紊乱就会容易导致体内水液代谢出现异常而产生湿气。“湿”一般不单独出现,与寒结合则为寒湿;与热结合则为湿热;与风结合则为风湿等。


人体湿气重的原因

1)饮食因素:

生冷食物、冰激凌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因此不宜过量食用,烹调时最好加入葱、姜来减弱蔬菜的寒凉性质;油腻、过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也不容易消化吸收,容易造成肠胃胀满不适,导致脾胃功能失调,从而影响水湿代谢,产生湿气。

2)睡眠因素:

睡眠本身不会导致湿气的发生。然而,如果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免疫系统和代谢功能,从而增加湿气的风险。身体免疫力下降,使得身体无法有效抵抗外部湿气的侵袭,从而更容易受到湿气的影响。此外,睡眠不足或质量差也可能导致身体代谢功能紊乱,使得体内水分难以正常排出,从而增加湿气的风险,因此,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预防和治疗湿气都非常重要。

3)环境因素:

马来西亚是一个热带雨林的国家,所以潮湿多雨,空气中的水分含量较高,再加上有时候不小心淋到雨后没有及时擦干,这可能导致湿气趁机侵入人体。此外居住环境潮湿、通风不良、阳光不足,都可能导致室内湿度过高,或者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工作等原因,都能导致湿气侵袭人体。

4)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和免疫力,导致身体代谢速率下降,体内湿寒之气无法及时排出,堆积在体内,造成湿气过重的问题,此外,缺乏运动还能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使得身体更容易受到外部湿气的侵袭。因此,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排出湿气,并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预防湿邪侵袭。

5)情绪因素:

现今社会工作压力与生活压力日渐严重,长期处于情绪压力下,会导致导致身体机能失调,影响身体代谢和水分代谢,同时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使人体更容易感受湿邪。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有助于预防湿气的发生。


人体湿气重的表现

1)当湿邪最初侵袭身体时会表现为头部感到沉重,像裹着一块布一样,有时还会伴精神颓废,一整天都会感觉到浑浑噩噩的,完全提不起精神等症状。

2)人的体内湿气一旦过重会导致身体困重,四肢沉重,行动迟缓,身体疲乏无力,浑身不舒适,似乎身上附着重物。

3)如果大便长期不成形,体内肯定是有湿气在侵蚀,大便后总粘腻在马桶壁上不易冲干净,这也是有湿气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征。

4)舌苔厚腻,舌头两侧有齿痕,这是湿病的经典表现,看舌苔以清晨刚起床的最为准确。

5)湿气重时会导致身体肥胖,小肚子会显得肥大,肌肉松弛,有这些特征的人通常体内湿气也比较重。

6)湿邪困扰脾脏,危害其正常运化效果,会表现出胸闷腹胀、食欲欠佳、饭量降低,导致身体困乏无力,容易犯困,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同时也不喜欢喝水。

7)湿邪侵袭人体关节就会患有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出现四肢关节酸痛沉重,关节屈伸不利等表现。这是湿邪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和免疫系统所致。


祛湿的药膳推荐

1)莲子赤小豆汤

材料:莲子30g、赤小豆60g、薏米30g、茯苓10g、芡实20g和山药30g。
做法:将所有食材洗净,加入适量的清水,先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1个小时即可食用。
功效:莲子能清热祛湿,赤小豆、薏米能利水渗湿,茯苓、芡实能健脾祛湿,山药能补脾肺肾,这些食材一起煮汤能达到祛湿的效果。

2)苦瓜排骨汤

材料:苦瓜(约400g)、排骨(约600g)和黄豆100g,盐与调料适量,水2500ml。
做法:先用清水将所有需要的食材进行清洗后,苦瓜去核切成块,黄豆去皮,排骨切块;将排骨过温水去下腥味,然后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先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2个小时候加入少许盐即可出锅。
功效:苦瓜中有一种高能清脂素,是能降脂的减肥素。除了祛除湿气之外,还能清热解毒和美颜哦,是很适合夏天的一道汤品。

3)竹笋汤

材料:竹笋300g,干银耳20g,鸡蛋1个,盐适量,水1000ml。
做法:先将竹笋洗净,用水浸泡干银耳,将鸡蛋放入碗中搅拌成糊状,将水放入锅中煮沸,倒入蛋糊,加入竹笋、银耳,用小火烧五分钟,加盐调味。
功效:竹笋能祛湿利水,是消除腹壁脂肪的最佳食物,银耳还能养颜。

此文章还有以下语言版本: English (英语) Melayu (Malay)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