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Facial Paralysis),也称面神经麻痹,是指面部肌肉因面神经受损而出现瘫痪的情况。面神经控制着面部表情、眼睑闭合和泪腺分泌等功能,因此面神经受损会导致面部肌肉失去控制,出现不对称、口角下垂、无法闭眼等症状。
我们也有另外一篇文章了解面瘫在中医有哪些治疗方法,点这里查看。
我们继续王医师的文章分享~
中医说
面瘫,中医学称之为“面痹”或“口眼歪斜”。中医认为,面瘫的发生主要与风邪入侵、气血不足、经络阻滞等因素有关。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可以有效缓解面瘫症状,促进面部神经功能的恢复。
虽然面瘫和中风都可能导致面部肌肉的异常,但它们是不同的疾病,具有不同的病因、病程、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面瘫这个疾病。
面瘫的症状
面瘫的症状因人而异,可能包括:
![]() |
|
![]() |
|
![]() |
|
![]() |
|
![]() |
|
面瘫的分型
现代医学分型
根据面瘫发病部位可将其分为周围性面瘫或中枢性面瘫。
1.周围性面瘫
这是最常见的面瘫类型,主要是由于面神经在脑干至面部的这段路径上受损导致的。
常见原因包括:
- 贝尔面瘫:最常见的一种面神经麻痹,通常症状突然出现,原因不明。
- 感染性疾病: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莱姆病等。
- 创伤:头部或面部受伤导致的面神经损伤。
- 肿瘤:如听神经瘤或腮腺肿瘤等压迫面神经。
2.中枢性面瘫
中枢性面瘫常表现为口角以下的面部瘫痪,而额部肌肉通常不受影响,这是由于大脑皮层或脑干的病变导致的。常见原因包括:
- 中风:一侧面部的下半部分瘫痪,可能还伴有肢体无力、语言障碍。
- 脑肿瘤:可能引起渐进性的面瘫,伴有其他神经症状。
- 多发性硬化症: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引起多部位神经损伤。
中医分型
中医将面瘫的病因主要归结为风邪入侵、气血不足或痰湿阻络。
风邪入侵 | 风邪侵袭面部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瘀阻,使面部肌肉失去濡养,出现口眼歪斜。
|
气血不足 | 体虚气血不足,面部经络失去濡养,导致面部肌肉无力或瘫痪。
|
痰湿阻络 | 体内痰湿内阻,经络运行受阻,影响面部神经功能,出现面瘫症状。
|
面瘫不等于中风
面瘫与中风虽然都涉及面部功能的异常,但它们是不同的疾病,具有不同的病因和表现。面瘫主要是面神经的局部功能障碍,而中风则是脑血管的急性病变。正确识别和区分这两种疾病,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以下是面瘫的发病过程,把握好最佳的治疗时期,能大幅度提高面部功能恢复的几率喔!
面瘫的病程
急性期:症状通常在24-48小时内迅速出现,达到高峰。这期间需要积极治疗。 |
恢复期:大多数患者在经过治疗的几周至几个月内会逐渐恢复面部功能。 |
长期后遗症:少数患者可能会遗留轻度的面部不对称或功能减退。 |
那为何面瘫会被误以为是中风呢?
在中医理论中,“中风”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涵盖了多种症状,包括由“外感风邪”引起的疾病。
面瘫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一种“中风”,即“风邪”侵袭面部经络,导致面部气血运行不畅,出现口眼歪斜、面部麻木等症状。
由于在中医理论中,“中风”可以指代包括面瘫在内的多种疾病,而这些疾病在症状表现上又有相似之处,因此面瘫常被误认为与中风(半身不遂)有关。这种混淆主要源于症状表现的相似以及中医对“中风”这一概念的广泛应用。
在西医中,面瘫(如贝尔麻痹)和中风(脑卒中)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虽然症状有相似之处,但其病因、治疗方法和预后都有显著不同。
此文章还有以下语言版本:
English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