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类小朋友,在食用过多油腻煎炸食物或饼干、零食等“燥热”食品后,会出现咽喉疼痛、口疮等不适。家长们通常会担心地问:“是不是孩子吃零食太多,上火了?” 其实并非如此。这类孩子的体质通常属于“热滞质”。


从儿童体质的相关篇章到上期内容,我们多次强调了孩子脾胃功能与成人不同。孩子的脾胃尚未发育完全,但由于要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其脾胃功能又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孩子的脾胃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喂养不当。

喂养不当的两种情况:

  • 吃得太多:会加重脾胃负担,时间久了容易导致积食;

  • 吃得太少:则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导致孩子比同龄人矮小或偏瘦。


那么,热滞体质的孩子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热滞质多半与喂养不当有关。这类孩子通常饮食偏好不均,爱吃油腻、煎炸食品。这些食物最容易损伤脾气,长期下来导致脾胃功能过度负担,出现消化不良,进而积食。若这种状态持续,脾胃功能便会变得壅滞不通,积食久而化热,最终形成“热滞质”。

热滞质的特征

定义
  • 因为不节制的饮食习惯导致脾胃气亏虚,消化不良饮食积聚在胃,日久化热
形成的原因
  • 不节制的饮食习惯,有偏食的喜好
外观特征
  • 身体偏瘦
日常的身体素质
  1. 下午或夜间脸容易红
  2. 容易烦躁
  3. 容易口渴,喜欢喝冷饮
  4. 夜间睡眠不安稳以及出头汗
  5. 大便偏干,小便黄
饮食习惯
  1. 食欲好
  2. 平时喜欢食用偏肥腻、辛辣、煎炒食
  3. 自我调节能力差
  4. 在进食“燥热”食品后明显出现身体不适
生长发育特点
  1. 身体发育不佳
  2. 身高、体重等发育低于正常水平
  3. 智力发育可能低于同龄水平
外界环境对身体的影响
  • 天气转热或者在高温的环境里会生病
病证倾向
  1. 容易出现口腔溃疡,感冒,便秘
  2. 患上其他系统的疾病时,往往会有热像的表现,如高烧不退

日常保健方案

(1)饮食调整

A. 适当减少摄入食物的总量,吃饭吃七分饱

B. 节制零食,避免吃高脂肪、高糖等容易加重脾胃负担的食品,如巧克力、炸薯条等等

C. 日常饮食里可以多吃清淡、容易消化且性质寒凉可以清胃火、泻肠热的食品如豆腐、苦瓜,冬瓜、绿豆等食材

(2)穴位按摩

四横纹穴

位置:手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做法:家长用一手握着孩子的手指,用右手分别按揉四横纹穴2-3分钟

功效:健胃,消除积食

此文章还有以下语言版本: English (英语)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