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上,经常遇到患上口腔溃疡的患者们问:会长口腔溃疡是不是因为身体“上火”了?上火这个概念耳熟能详,经常被人们用以形容体内出现火热症状的俗称,常见的“上火”现象包括:心烦、口干舌燥、眼睛干涩、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甚至便秘 ,尤其暴饮暴食或熬夜后,隔天这些症状准会“报到”,于是乎,只要身体再次出现相同的症状,人们就误以为身体“上火”了,大部分人会选择直接饮用带有清热作用的凉茶,以祛除体内的热邪,但却发现有时候喝了凉茶,效果反而不好。
口腔溃疡,指的是发生在口腔内的粘膜或舌头部的溃疡、糜烂。无可否认,口腔溃疡多以热证为主,但是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其实更多的是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口舌生疮”的范畴。舌为心之苗(心的功能可以透过舌头反映出来,心与舌头在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脾开窍于口(口唇与脾胃在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口唇的变化常常反映出脾胃的病变),口舌生疮自然与这两个脏腑脱不了干系。此外,肾脏通过经络与舌联系,所以肾阴虚,体内阴液不足导致虚火内生,上犯口腔,也会引发口疮。还有一种比较寻常的口疮,属于上热下寒的患者,他们平时上半身怕热、下半身怕冷,吃点凉的身体不舒服;吃热的身体又上火。这类患者多数体质是阳虚,表现出来的热象也不会明显,倘若再用清热寒凉食品祛除热邪,反而容易加重病情。
口腔溃疡常见的证型
- 心火上炎证
心气通于舌,现代人生活压力大,熬夜的习惯、焦虑急躁的情绪加上辛辣刺激的食品让体内的火热症状加重,火性炎上(火邪致病的病变向上),体内积热,引起口疮。

这类的口疮多数表现为口腔内灼痛(进食时更明显),口疮面黄白色,口干口渴,口气重,心中烦闷
- 脾胃虚弱证
喜欢吃刺激性的食品(辛辣、煎炸、油腻),饮食习惯不规律导致脾胃功能差,运化无力,不能滋养口腔,导致口疮发生。

这类的口疮多数表现为肿痛,疼痛感觉不剧烈,口疮色淡,口淡无味
- 阴虚火旺证
多数是因为操劳过度、熬夜等不良的生活导致体内阴阳失调。肾阴不足导致身体里的阴液亏虚,没办法调和阳热,产生虚火,引起口疮。

这类的口疮多数表现为口腔内疼痛,口疮色淡红,口疮面小且数量少,咽干口燥,心烦失眠
- 上热下寒证
上热下寒的患者体内常是热证与寒症并存,常年上火同时又变现出体寒的症状,大部分都是因为想得多,但是动得少,所以身体的热能跑去不该去的地方,身体机能不通畅,阻塞能量的运转。因此多数上热下寒的患者,反复长口疮同时也会脾胃不适,四肢冰冷。

这类的反复发作的口疮多数表现为口疮色红或红白相间,可伴有胃脘部不适,大便稀
口舌生疮的调护
- 注意口腔的卫生,在晨起、睡前或饭后都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疮发生。

- 注意情绪的调护,适当调整生活规律,及时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少吃辛辣煎炸之品。

- 穴位按摩
平时发现自己得生活习惯不规律,身体已经开始出现一些不适得症状,可以及时按摩以下对应着不同证型的穴位,预防口疮。

- 上热下寒的患者体质多数偏虚、偏寒,不建议随意饮用清热泻火的凉茶,以免体质越喝越虚,加重症状。

此文章还有以下语言版本:
English (英语)
Melayu (Mal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