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大课题,人们经常争论不休的不外乎是睡眠的时长与质量问题但经常忽略了时间段的问题。为什么要强调时间段的问题?老人常说“早睡早起身体好”,古人常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个“早”是多早,有具体时间吗?是有的。中医学认为晚上9点到早上5点是最佳的睡眠时间。
也就是说睡眠质量的好坏取决于什么时间睡而非取决于时间的长短。有一部份人认为只要每天睡够8小时就行了,晚上熬夜也没关系,白天补觉就好了,尤其是是上夜班的人士,事实上并非如此。错过了最佳睡眠时间即使你白天补觉8小时以上甚至有人睡了10小时,起身时还是会觉得很疲倦,这是因为错过了最佳睡眠时间,补都补不回来,就好像你错过了最后一趟LRT,错过了就是错过了,要搭只能等明天。

为什么说晚上9点到5点是最佳的睡眠时间呢?
中医学认为人与大自然是一体的,要顺应自然,一年有四季,四季的变化会影响人体的阳气,所以人体同样存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阴阳消长变化。再把四季对应一天就是凌晨3点到9点为日春、9点到15点为日夏、15点到21点为日秋、21点到3点为日冬。一年有24节气,一天就是一年的缩影,也是有24节气。晚上9点是立冬,10点是小雪,11点是大雪,凌晨3点是立春,4是雨水,5点是惊蛰。所以晚上9点以后属冬,冬主藏,阳气是要藏起来了,要藏进肾里。很多动物冬天是要冬眠的,所以人晚上要藏进被窝里,要“冬眠”。
我以前在中国求学的时候深有体会,在冬天的时候恨不得躲在被窝里不出来,除了必要的活动基本上很多时候都想藏进被窝。所以晚上不睡的话阳气就浮在外面藏不进肾里,就会耗伤阳气。阳气是什么呢?《黄帝内经》讲“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那样重要,如果失去了阳气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用现在的话来说的话就是免疫力,阳气足的人抵抗力就强,也就不容易生病,生病了也很快能够痊愈,所以老人才常说早睡早起身体好,故而晚上9点我们就要入眠了,阳气要藏起来了。
11点到1点

11点到1点是子时,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属足少阳胆经,胆经最旺,《黄帝内经》认为“凡十一藏皆取于胆”五脏六腑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11点是胆经运行的时辰,胆经开则阳气动,如果不睡,胆气大伤,又因十一藏皆取决于胆,胆气一虚,全身脏腑功能下降,代谢力、抵抗力纷纷下降,人体机能大大降低。子时也是一天最黑暗的时候,这个时候阴气最盛,过了子时阴气转衰,阳气开始生发,阳主动,阴主静,所以子时最需要安静,因此子时睡眠效果最好。子时为冬季,冬对应肾,肾主藏精,这个时间睡觉,肾气就可以补足,现代人经常说肾虚跟熬夜不无关系,子时睡眠最补养身体。
凌晨1点到3点也很重要

不止子时,接下来的凌晨1点到3点也很重要,1点到3为丑时,属足厥阴肝经,肝经最旺。《黄帝内经》讲“人卧则血归于肝”,意思是人只有躺下睡觉血才会回到肝藏排毒、滋养,而丑时是肝养血、生血最旺的时间,这个时间如果不睡觉,血回不了肝,有毒的血液不能正常代谢,新鲜的血液不能生成,人体脏腑得不到气血的滋养,就会导致整个人特别疲惫,甚则导致胆结石、肝炎等疾病的发生。所以要想在11点到3点处于深睡状态就必须在这之前睡觉,因为11点之后阳气开始动,人就会精神得睡不着,因此最好在9点睡觉,最迟不要超过10点半。
其实我们吃过晚餐后9点多就会有点昏昏欲睡,但是到11点就会清醒了,所以有些人会觉得11点后状态比较好,人比较精神、更有集中力、效率更高,其实这未必是好现象,这恰恰说明阳气开始升发了,阳气动了。如果这个时候睡觉,阳气就会处于“养”的状态,早上就会精神奕奕,如果不睡,阳气发动了,人就会睡不着,就会显得很精神,创意、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其实这是在消耗阳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透支生命。阳气如果过度损耗,消耗光了肾气就会受损,就好像电池没电了,人就会显得很疲倦,早上就会无精打采。
说完了入睡时间我们来说说起床时间。几点起床是最佳时间呢?
答案是5点。为什么是5点?

上文提到一天也是有24节气的,为什么一直提节气?节气是自然节律的变化,是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古时候人们按照节气来农耕,什么时候播种、收成都有讲究。就比如现在没过立春就不算新年,过了冬至人涨一岁的道理是一样的。对应到人体的话也可以认为是阴气阳气盛衰的变化。那5点的节气是什么呢,5点的节气叫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冬眠的昆虫与动物。人体蛰伏又是什么呢?是阳气。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勃勃。“惊蛰”作为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也预示着这个时间是我们人气阳气升发最佳的时间,所以5点起床是要把人体阳气升起来,不止要起床还要适当的活动一下手脚,不是醒了躺在床上玩手机,那不行,那阳气还是没升起来,必须起身活动,中医学说“动则生阳”,人体要活动阳气才会升起来。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晚上加班、夜生活与应酬越来越多,很多人都不可避免的会需要熬夜以完成工作与各种聚会。我的建议是,如果不是特别急的任务的话可以换个时间完成,比如必须熬夜到1点钟的任务可以在11点前入睡,3点再起来工作,这样既能完成工作又不会对身体有太大的伤害。如果是实在没办法必须熬夜的情况那有没有补救的方法呢?有的,那就是早起,也就是5点起床。这看起来虽然很矛盾,晚上1点睡觉,5点起床?不是应该睡足8小时,9点起床吗?但是正如我标题提到的,睡眠是时间段的问题,就算你睡到9点也补不回前一晚耗掉的阳气,补救的方法只有5点起,把阳气升起来、补起来。晚上11点不睡叫耗伤阳气,早上5点不起叫封杀阳气。简单点讲就是晚上不睡就是过度用电,那就要早上起来充电,早上不起来充电,那人体就会向我们的五脏“借电”,就会透支我们的身体,时间长了就会有各种慢性病的发生,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4、50岁就开始很多疾病出现了。那5点起实在是睡不够,很困,怎么办呢?那你可以5点起床,喝个水、稍微活动半小时左右再去睡个回笼觉,这个时候阳气已经升起来了,继续睡也不会压着阳气了,但是也不能一睡睡到中午,适当的补眠就好,早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晚上你就会很早就困了,也就会早睡。很多熬夜的人并没有早起的习惯,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要想早睡首先要早起,早睡不由你控制,早起可以。我有一个学长,不管他晚上几点睡,明天早上一定是固定的时间早起,这是非常好的习惯。
睡眠占养生的十分之七
综上所述睡眠质量的好坏不止取决于睡眠的时常更应重视的是时间段,诚然有很大部分人都觉得熬夜没什么关系,对身体没太大影响,尤其是年轻人,但是就跟我们存钱一样,年轻的时候阳气足,本钱够,可以供我们挥霍,等到钱花完了,阳气耗尽了再想补救就难了,所以趁着没有将身体透支得太厉害的时候开始注重早睡早起,慢慢的把身体里的阳气养起来,古人常说“睡眠是天下第一大补”“睡眠占养生的十分之七”都是有原因的,睡得好才能慢慢把身体养好,再加上心态、饮食、调理各占一成就能令身体健康,不容易生病。
此文章还有以下语言版本:
English (英语)


